封面照片:藍寶石池(Sapphire Pool)
2011.06.22
下圖是餅乾盆地在上面地圖的放大圖。
黑蛋白石溫泉(右)和黑鑽石池(左)(Black Opal Spring* & Black Diamond Pool*)
黑蛋白石溫泉(Black Opal Spring*)
相比黑蛋白石溫泉,這個池的噴發更猛烈,2006年記錄到噴發24公尺,但最後有記錄的活動是在2011,至今處於休眠狀態。
在有歷史紀錄以來,藍寶石池是餅乾盆地噴發高度最高的,在1959年赫勃根湖(Hebgen Lake)地震後,甚至記錄到38公尺的噴發水柱,當時每2小時就噴發一次,每次噴發5分鐘,且強烈到把池子邊泉華形成的餅乾結構噴飛,很多都被沖進火洞河中。不過接下來強度慢慢衰退,到了1971年變成休眠狀態,只有在1991年有短暫噴發過。
此間歇泉的名稱由來是其周遭像珠寶的泉華,它有頻繁的噴發活動,且每次可維持8分鐘。在1932~1935年間,它曾經被用來取代遭到破壞的手帕池(Handkerchief Pool),那時人們會把手帕之類的紡織品丟入此間歇泉,然後看著手帕從另外一個洞口噴出來,幸好在珠寶間歇泉還沒因為這種行為被破壞前,國家公園管理員就已經禁止。
貝殼溫泉(Shell Spring-1)
貝殼溫泉(Shell Spring-1)
圓滾滾的泉華結構讓人聯想到巨大的貝殼是這個溫泉名字的由來,噴發的周期大約數小時。雖然此溫泉只有60公分深,在1932年7月時,仍有一位來自愛達荷州的3歲小女孩掉進洞裡,並在不久後身亡。
貝殼溫泉(Shell Spring-2)
牛油果溫泉(Avoca Spring & Silver Globe)
貝殼溫泉(Shell Spring-2)
貝殼溫泉(Shell Spring-3)
牛油果溫泉(Avoca Spring & Silver Globe)
牛油果溫泉是左方在冒蒸氣那個,右方則是銀球(在下兩張圖會介紹)。牛油果溫泉是個會猛烈噴發的噴口,噴發高度可達7.5公尺。每次主要噴發後,泉水再填滿最多只需半小時,就會再有無數個小噴發。
銀球間歇泉是照片中右方的藍洞,而名字很相近的銀球洞間歇泉則是左方的淺水池,淺水池看似沒有噴口,但其實它的噴口背對著步道所以這個角度無法拍到。
給銀球洞間歇泉和銀球這兩個地熱景觀命名的是1882年6月被任命為黃石國家公園助理監督人(assistant superintendent)的喬治.韓德森(George L. Henderson),他是黃石國家公園的狂熱支持者,不但出過像報紙形式的導覽手冊:韓德森的公園手冊(Henderson's Park Manual),也會帶團導覽,甚至命名了無數個公園內的地熱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