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庫雅荷加谷國家公園(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 - 福瑞利房舍(Frazee House)

封面照片:福瑞利房舍(Frazee House)

福瑞利房舍坐落在在谷景(Valley View)村,能俯瞰俄亥俄和伊利運河,是一個兩層樓高聯邦風格(Federal-style)的建築,也是早期歐洲定居者的住家。

在1800年代早期,對於當時的美國人來說,俄亥俄州還是邊陲地帶,而美國夢就帶著那個時代的人來到俄亥俄州墾荒,福瑞利房舍就是那個時代成功實現美國夢的代表之一。

1816年,史帝芬和梅西特柏.福瑞利夫婦(Steve and Mehitable Frazee)放棄當時買了12年,在俄亥俄州波蘭村已經增值3倍的房子,帶著4個小孩搬到他們新買位於庫雅荷加谷約190英畝的農莊。一開始他們幾乎自給自足,將附近森林剷平種田,簡樸的住在一棟長形的小木屋,隨著家族越來越龐大,辛苦工作也得到回報,他們就建了一棟磚造聯邦風格建築,這種形式建築於1780~1820年流行於美國東岸,於1790~1840年流行於俄亥俄州,福瑞利夫婦大約於1825年建成這棟房子,或許是跟著潮流才建這種風格,也有可能是梅西特柏女士想念她孩童時期在新罕布夏州的家而建。


聯邦風格的房子特色是方形或長方形、磚造、2至3層樓高和有山牆的屋頂,也會一直複製相同圖案,並有精緻的線條,讓房子呈現對稱平衡的感覺。

當時的庫雅荷加谷沒有建築的材料和專業的建築師,因此他們就自己動手蓋,連磚頭都是用自家後院的土燒製而成,所以這棟建築沒有過多的裝飾,也沒有特別的角度。

他們蓋房子的錢來自建造運河的官司,因為運河穿過他們的土地,把土地一分為二,所以他們告州政府獲得$130的賠償。

1861年,福瑞利家族將這棟房子以$3500賣給約翰和伊莉莎白.興登夫婦(John and Elizabeth Hynton),後來又轉手了3次到艾尼斯.福他(Agnes Foote)手中,她和谷景歷史社團(Valley View Historical Society)合作保存這棟建築,直到這裡也被併入庫雅荷加谷國家公園內。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 Pinnacles Valley Trail

封面照片:尖頂峽谷步道(Pinnacles Valley Trail)

尖頂峽谷步道(Pinnacles Valley Trail)位於火山口湖國家公園的東南方,從幽靈船眺望點(Phantom Ship Overlook)離開環湖道路,往尖頂路(Pinnacles Road)開11.3公里到盡頭,再走1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很多峽谷壁上的尖頂。

峽谷壁上的尖頂和戈佛雷.格蘭步道(Godfrey Glen Trail)上的尖頂形成原因是相同的,所以這裡使用和戈佛雷.格蘭步道相同的圖示,只有改變峽谷和河流的名字。

1. 在7700年前馬拉馬山大爆發時,高速且高溫的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 flow)從山上流下,並穿過沙溪(Sand Creek),將沙溪峽谷(Sand Creek Canyon)填滿了火山物質。

2. 首先沉澱的是淡黃色的石英安山浮石(dacite pumice),接著是黑色的安山岩火山渣(andestic scoria)覆蓋在石英安山浮石上,在火山爆發的尾聲,一層薄薄的火山灰燼和結晶體覆蓋在峽谷最上層。

3. 極熱的氣體從這些沉積物下的通道往上衝,最後從噴氣孔(fumerole)溢出,這些通道最後被氣體的高熱和化學反應封住凝固。

4. 沙溪峽谷(Sand Creek Canyon)在接下來的7000多年將不牢固的火山碎屑沉積物(pyroclastic deposits)侵蝕帶走,形成一條狹窄的V型山谷,而之前凝固的噴氣孔也在岩壁顯露出來,成為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尖頂(pinnacle)。

我認為尖頂峽谷步道能看到的尖頂比戈佛雷.格蘭步道明顯太多了,數量也很多,如果想要看這一種火山形成的地質結構建議到尖頂峽谷步道欣賞。





這個尖頂像是狼在嚎叫


這一個則像是側面朝右且仰天的狗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 Godfrey Glen Trail

封面照片:安妮溪峽谷(Annie Creek Canyon)

戈佛雷.格蘭步道是一條長1.6公里的環形步道,步道設計也可以讓輪椅通行,在為數不少的休息區都有很壯觀的景色,是一條適合任何人的步道。這裡可以觀察到安妮溪(Annie Creek)是如何在馬拉馬山(Mt. Mazama)大爆發後切割出V型的安妮溪峽谷,也可以享受森林的靜謐與舒適。

接下來先介紹峽谷壁上的尖頂是如何形成的。
1. 在7700年前馬拉馬山大爆發時,高速且高溫的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 flow)從山上流下,並穿過安妮溪,將安妮溪峽谷填滿了76.2公尺的火山物質。

2. 首先沉澱的是淡黃色的石英安山浮石(dacite pumice),接著是黑色的安山岩火山渣(andestic scoria)覆蓋在石英安山浮石上,在火山爆發的尾聲,一層薄薄的火山灰燼和結晶體覆蓋在峽谷最上層。

3. 極熱的氣體從這些沉積物下的通道往上衝,最後從噴氣孔(fumerole)溢出,這些通道最後被氣體的高熱和化學反應封住凝固。

4. 曼森溪(Munson Creek)在接下來的7000多年將不牢固的火山碎屑沉積物(pyroclastic deposits)侵蝕帶走,形成一條狹窄的V型山谷,而之前凝固的噴氣孔也在岩壁顯露出來,成為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尖頂(pinnacle)。



這條步道是紀念這座公園的首席管理員(chief ranger)威廉.戈佛雷(William C. "Bill" Godfrey),他在1930年11月某日離奇的在這附近死亡。





參考資料:
http://www.craterlakeinstitute.com/park-brochures-and-maps/park-brochures-for-specific-places/brochures-01/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 地質簡介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位於馬拉馬山(Mt. Mazama),是美國最深的湖泊,最深的地方高達588.87公尺深,7700年前,在馬拉馬山崩塌前,它還是喀斯喀特山脈(Cascade Range)中最高的山之一。

喀斯喀特山脈位於美洲西岸,北起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加里波底山(Mt. Garibaldi),南至北加州的拉森峰(Lassen Peak)。
喀斯喀特山脈(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大約在6千萬年前,喀斯喀特山脈這裡是一片熱帶淺海,充滿了海洋生物。後來地殼抬升,這片淺海被迫向西移動。氣候也變得較為溫和,數千年後,紅木森林開始覆蓋東奧勒岡州。大約5千萬年前,地殼繼續抬升,火山活動也漸歇性的直到近代。
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碰撞產生喀斯喀特山脈示意圖(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經過數百萬年的火山運動,在北美洲西岸開始形成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就是現今喀斯喀特山脈的雛形,後來這一連串的高山阻隔了來自太平洋的水氣,讓山脈東邊的地區越來越乾燥,最後形成現今的奧勒岡沙漠地帶(Oregon Desert)。

早期喀斯喀特山脈的火山運動產生坡度較和緩的盾形火山(shield volcanoes),但大約1百萬年後,數座火山開始猛烈爆發,形成較大的複式火山(composite volcanoes),如沙斯塔山(Mt. Shasta)、胡德山(Mt. Hood)和雷尼爾山(Mt. Rainier)都是此類型的代表。這幾座火山最終都平靜下來,唯獨馬拉馬山(Mt. Mazama)仍然持續噴發,噴發出來的火山灰、煤渣和浮石(pumice)讓馬拉馬山越來越高,達到3700公尺,其周遭的寄生火山錐形成現今的史考特山(Mt. Scott)和西爾曼峰(Hillman Peak)。冰河也在時間的長河中,切割出曼森峽谷(Munson Valley)和柯爾凹地(Kerr Notch)。到了7700年前,馬拉馬山超級大爆發,噴出來的火山灰飄散到現今的6個州甚至部分加拿大的省份,大約5000平方英哩的土地都覆蓋厚達約15公分的火山灰,噴發量大約是1980年聖海倫火山(Mt. St. Helen)爆發的150倍。

馬拉馬山當時內部累積了很多氣體,當其找到出口溢散時,就像猛烈搖過的可樂瓶,一打開就猛烈噴發充滿泡沫的飲料,當時馬拉馬山隨著溢散的氣體噴發出很多泡沫狀的岩漿,稱作浮石(pumice)。因為很多岩漿被噴出,導致火山內部形成了很大的洞穴,等到火山活動趨緩,山的上半部大約1828公尺範圍完全崩塌,形成了約1220公尺深的破火山口。

雖然火山活動趨緩,但仍然持續的爆發,因此在破火山口的底部又再次形成兩座火山渣錐(cinder cone),是火山中的火山,而其中一座火山渣錐就是現在的巫師島(Wizard Island)。

另一座火山渣錐目前在水面下,名為梅里厄姆錐體(Merriam Cone)

馬拉馬山最後的火山活動大約在1000~2000年前停止,破火山口底部開始冷卻,雨水和融雪漸漸填滿了這座破火山口,最後降水量和蒸發量達到平衡(降水量每年1280億公升;蒸發量每年600億公升;滲漏每年680億公升),所以湖水就一直維持在一定高度。

因為火山口湖最深達592公尺,加上純淨的湖水,讓這座湖泊幾乎吸收了太陽光所有的光譜,只有藍光被反射,讓火山口湖變成美麗的深藍色。

註1:馬拉馬山是由一個名為馬拉馬俱樂部的爬山社團所命名,他們在1896年攀登此山。馬拉馬在印地安語裡的意思是山羊(mountain goat)。
註2:不同的資料來源對於馬拉馬山的崩塌時間都不一樣,不過大約都寫在6000年~8000年之間,此篇文章引用國家公園內解說板所說的時間7700年前。

參考資料:http://npshistory.com/publications/crla/info-sheets/origin.pdf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 環形道路(The Rim Drive)

封面照片:接近梅里厄姆點(near Merrimack Point)

這一篇介紹火山口湖國家公園的環形道路(The Rim Drive),起點是守望者眺望點(Watchman Overlook),依照順時鐘方向介紹。

1. 守望者眺望點(Watchman Overlook)







惡魔的脊椎(Devil's Backbone)
惡魔的脊椎是由黑色的安山岩組成,由湖畔沿伸到火山口頂的一垂直牆面,這是由融化的岩漿充滿裂隙後冷卻所形成的岩脈,岩脈旁邊的岩石則因為風、雪和雨的侵蝕,使得岩脈露出,形成惡魔的脊椎。

稍遠的地方(照片中心偏右)一塊斜斜的大石頭則是被稱作堯神石(Llao Rock)的地方,這是古代火山岩漿填滿破火山口的證據,在7700年前馬拉馬山(Mt. Mazama)崩塌後,一半的凝固岩漿掉落,露出目前看到的另外一半。


惡魔的脊椎(Devil's Backbone)

惡魔的脊椎(Devil's Backbone)

 2. 接近梅里厄姆點(near Merrimack Point)

2011年6月25日第一次到火山口湖國家公園時拍的照片。



2015年9月27日再次來火山口湖國家公園看到這棵枯樹,覺得像是見到老朋友般的親切,因為這裡是我第一次在火山口湖被感動的地方,當時站在這棵枯樹旁第一眼看到這顆上天遺落的藍寶石,覺得世界怎麼會有如此像天堂的美景,久久不能自己,過了好久才回神過來,把美景框住變成永恆的回憶。








3.



4. 克里特伍德灣步道起點(Cleetwood Cove Trailhead)


5.



6.

史凱爾神頭像(Skell Head) 



7.


8. 史凱爾神頭像(Skell Head)上(所以看不到此頭像)


9. 帽狀雲眺望點(Cloudcap Overlook)


10. 浮石城堡(Pumice Castle) 


浮石城堡(Pumice Castle)

浮石城堡的形成原因如下,一開始滾燙的浮石(pumice)從火山噴出,被之後的噴發物覆蓋,後來山頂崩塌,露出浮石層,經過數千年的風蝕和雨水侵蝕掉較軟的沉積物,浮石因而顯露。其橘色的色澤是由擬灰岩(tuff)中的二氧化鐵所呈現。


錫爾森山(Mt. Thielsen)

11.





12. 幽靈船眺望點(Phantom Ship Overlook)


13.



14. 太陽缺口(Sun Notch)

這一塊是被稱作柵欄(Palisades)的地方,科學家認為其底部有可能是湖水唯一會洩漏的地方,因為在冰河時期這裡是充滿碎石的地方。

在太陽缺口這邊拍到我覺得最漂亮的幽靈船,因此在這裡解釋其形成的過程。在馬拉馬山(Mt. Mazama)崩塌後,雖然火山活動趨緩,但仍然持續的爆發,因此在破火山口的底部又再次形成火山渣錐(cinder cone),是火山中的火山,目前最大的一座火山渣錐就是現在的巫師島(Wizard Island),而幽靈船是其中一座火山渣堆的頂部。
幽靈船(Phantom Ship)










15. 維蒂瀑布(Vidae Falls)
秋天的瀑布幾乎已經枯竭,或許要等到初夏融雪後水量才會比較大。

16. 森林中的少女(Lady of the Woods)
1919年夏天,奧勒岡州和美國西部的各報頭版頭條都在說一位工人在火山口湖附近發現一具石化的女人,各種想像的解讀開始謠傳,甚至有人說這是馬拉馬山(Mt. Mazama)噴發後崩塌時被岩漿和火山灰石化的女人。大量的遊客開始湧進火山口湖國家公園,為了一睹傳說中的石化女人,不過謠言很快就被戳破,這只是一尊被刻在大石上的雕像。然而,究竟是誰雕刻這尊雕像也是個謎,即便火山口湖國家公園之父史提爾(Steel)也不知道,他只記得在數年前有位獵人跟他提到過。

謠言和猜測持續了2年,在1921年的夏天,奧勒岡人報(Oregonian)的專欄作家安香農蒙羅(Anne Shannon Monroe)也前往調查並深深為此著迷,她決定試著挖掘其背後的秘密,她仔細檢查了這塊大石頭的表面、挖掘石頭底下的葉子和土壤,最終給她發現了一些令人振奮的線索。在這座大石頭下,有一支大約15公分的箭頭,指向西北方,她沿著箭頭指的方向發現了另外一塊大石頭,不過並沒有在第2塊大石頭上發現任何相關的線索。她還發現石頭上有很淡的1843字樣,這遠比第一個發現火山口湖的白人還早,難道當時真有白人到此?且石頭上的兩處地方還有相同的縮寫文字M.A.Y,此事傳開後讓當時的人們對這尊石雕更加好奇。蒙羅在1921年8月28日在奧勒岡人報撰寫了一篇關於"森林中的少女"這尊石雕的動人文章。

就在文章發表不久後,真相很快就浮現,讓很多天馬行空猜測的南奧勒岡人被打臉,很多人懷疑知道實情的人故意不公布,為了就是要讓當時還不有名的火山口湖國家公園得到大眾的注意。

1917年時,有一群工程師為了興建公園內的道路在政府營(Government Camp)短暫居住,當時有一位官方醫師厄爾羅素布希(Earl Russell Bush),被指派到各個營地巡視,照顧這些工程師的健康,當他到政府營時,深深被火山口湖的美麗吸引,因此他想留下甚麼以紀念對這自然環境滿溢的情感,最後他決定要在石頭上刻一座人像。他請政府營裡的工匠威廉艾維(William Ivy)幫他做一套雕刻工具,拿到工具後,這位沒受過任何雕刻訓練的醫師,在不打任何草稿的情況下,於10月4日開始雕刻他的作品,擔心冬天營地關閉後就無法繼續,他把握時間每天都來雕刻,刻了15天後,在10月19日營地關閉,他只好留下這件未完成的作品離開。
厄爾羅素布希(Earl Russell Bush)

很多人認為這件未完成的作品很有意境,很像著名的雕刻"沉睡的阿里阿德涅"(Sleeping Ariadne),這位醫師也將他對火山口湖的愛,以這種特殊的形式流傳給後世的人們。雖然雕塑這尊雕像的謎團最後解開了,但是蒙羅發現的箭頭、名字縮寫和1843的字樣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厄爾羅素布希在1954年時造訪火山口湖和自己的雕刻作品合照

17. 靠近環形村莊(Rim Village)的景色

18. 辛諾特紀念景觀台(Sinnott Memorial Observation Station)




2015北美的月全食,拍攝於守望者眺望點(Watchman Overlook)















參考資料:
http://npshistory.com/publications/crla/lady-of-the-woods.pdf
http://npshistory.com/publications/crla/spj-v1n1.pdf
http://www.craterlakeinstitute.com/park-brochures-and-maps/park-brochures-for-specific-places/brochures-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