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照片:艾爾森山(Mount Eielson)
這一個遊客中心是紀念卡爾.班.艾爾森(Carl Ben Eielson),他是開創阿拉斯加無人區飛行的先驅,他第一份工作是為偏遠地區運送物資、郵件和載人。1924年,他載一位採礦者在這附近的區域尋找可能的礦場,在沒有飛機跑道的情況下,他冒險降落在莎洛霏爾河(Thorofare River)旁的氾濫平原。年少得志使得他又做出更多大膽的飛行,包括好幾趟和賀伯特.威金斯(Hubert Wilkins)的極地探險飛行,他們甚至從阿拉斯加的巴羅(Barrow)起飛,一起達成飛越北極海的壯舉到達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這趟飛行也讓他們在世界上出名。
1934年,那時的艾爾森遊客中心是以帳篷的方式搭建,當時叫艾爾森營(Camp Eielson)。1960年,經過4年的設計和建造,新的遊客中心落成。到了2008年又再改建成目前的遊客中心。
艾爾森遊客中心是以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建造,下圖就是建造的幾個特點
1. 周遭很多土壤覆蓋,就像是自然的絕熱毯,減少遊客中心暖氣和冷氣的需求。
2. 面像南邊的窗戶和水泥地可以吸收太陽的熱量,可以溫暖整棟建築。
3. 大窗戶和天窗的設計可以讓陽光曬到建築物的背後,減少使用電燈。
4. 太陽能板可提供建築所需的電力。
5. 一個裝在附近溪流的小水力發電設施可充裝在遊客中心的電池,提供建築大部分的電力。
6. 把蓋遊客中心移除的凍原植物再種回建築物周遭,讓建築物更融入環境中。
7. 現在的遊客中心是蓋在舊遊客中心的原址,減少對環境的干擾。
8. 遊客中心外的有孔石頭表面和凍原植物可以吸水,減少侵蝕。
9. 景觀石頭裝飾、建築所需水泥磚和其他建築所需材料都是從方圓800公里內取得,減少運送過程石化燃料對環境的污染。
因為這些節能的設計,艾爾森遊客中心得到美國綠建築協會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的白金獎章,是美國國家公園所有建築中第一個得到此殊榮的遊客中心。
註:評分項目包括7大指標;永續性建址、用水效率、能源和大氣、材料和資源、室內環境品質、革新和設計過程、區域優先性。
評分系統中,總分為110分。申請LEED的建築物,如評分達40-49,則該建築物達到LEED認證級;評分達50-59,則該建築物達到LEED銀級認證;如評分達60-79,則該建築物達到LEED金級認證;如評分達80分以上,則該建築物達到LEED白金級認證。2018.08.26
上一篇有提到我們8月26日搭公車前往營地,在艾爾森遊客中心休息50分鐘,當時還能看得到幾座山峰,所以趁著一點時間趕快把能看到的景色都拍下來。
左邊的山是布魯克山脈(Mt. Brook),右邊的是卡普山脈(Mt. Carpe)
卡普山脈(Mt. Carpe)
布魯克山脈(Mt. Brook)
下圖就是艾爾森山(Mount Eielson),原本是叫銅礦山(Copper Mountain),1929年,艾爾森飛機失事,遊客中心對面的銅礦山(Copper Mountain)在1930年改名為艾爾森山以紀念他的偉大事蹟。當時艾爾森山是一個採礦營,在1920年時,採礦者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硫化鋅、硫化鉛和硫化銅在少量的金銀礦脈中,接著就很多人聞風而來希望一夕致富,雖然有些礦場一直撐到1950年代,但因為運費昂貴加上當時金屬價錢不高,很多礦場並沒有完全開發。
布魯克山脈(Mt. Brook)
卡普山脈(Mt. Carpe)
2018.08.27
今天一早就醒來搭6:30的公車到驚奇湖營地(Wonder Lake Campground)和公園主要道路的交叉口,請司機讓我們下車,我們再走3/4英哩到鏡湖(Reflection Pond), 這裡是倒映北美最高峰迪納利山最美的地方,雖然那天陰雨,整個山群全部隱沒在雲霧哩,但我們還是去看看這個小池塘是個怎麼樣的地方,我和朋友想說沒東西拍,就沿著池塘邊的草叢走,意外的讓我們看到好幾隻海狸在水面游泳!這也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海狸!
等到大約8:20,雲還是沒有散去的跡象,我們在路邊攔截前往礦場肯替胥納(Kantishna)的公車,載我們進去到公園道路的盡頭再掉頭往公園出口走。
這是驚奇湖的盡頭,公園小冊子上的美圖就是從這裡拍的,天氣這麼差看不到迪納利山
這就是鏡湖啦!天氣不好只能反射烏雲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艾爾森遊客中心, 本來想走高山步道(Alpine Trail)去看迪那利群山,無奈天氣不好,霧氣把群山都遮住,我們只好在遊客中心吃早餐,希望天氣能突然變晴,這時我就很慶幸自己昨天天氣稍為好時有認真拍照,因為那時有稍稍閃過一絲念頭想等天氣好一點再拍,若是錯過了,在艾爾森遊客中心就真的什麼風景都沒拍到了。
我自己也在遊客中心拍些我想要的資料,問管理員朋友拍到的動物是甚麼,她告訴我那隻是極地地松鼠,它是這裡的棕熊主要的肉類來源(棕熊是90%的素食者),冬天也會冬眠,管理員還告訴我它冬眠時會睡得非常深,曾經有管理員將冬眠的極地地松鼠放在手上往上拋一下,松鼠還是沒醒。
下面幾張圖是一個藝術家用手編織出艾爾森山遊客中心的風景。
在遊客中心等待的過程中,看到窗外有好幾隻雷鳥(Ptarmigan)
遊客中心也有介紹早期登山隊探索的不同登頂路線
迪納利山之所以難爬,是因為它容易有暴風雪,長年溫度都在零度以下,加上這座山幾乎是平地拔起,不像其他洲的最高峰雖然高,大都可以從半山腰開始爬。此外,它的山腳都是冰河,要先經過冰河才能開始登山,而冰河裂隙很容易一掉下去就死亡,過了冰河還有很多隱藏的山脊和山谷,花了很多力氣才發現無法跨過,更不要說雪山會遇到的雪崩和高山症了,所以這座山雖然只有6000多公尺,但困難度卻是數一數二的高。
在講遊客中心的6組登山隊之前,要先提一個很有名的假攀事件,1903年時,紐約來的醫生佛瑞德瑞克.庫克(Frederick Cook)組了一個探險隊在迪納利山的周遭探勘,並在1906年的時候和羅伯特.巴瑞爾(Robert Barrill)登頂,但是找不到好的路線只好撤退。然而他卻發電報給紐約的媒體,告訴他們他是第一個登上迪納利山的,並寄了一張登頂的照片,然而兩個之前陪他探勘過的貝爾摩爾.布朗尼(Belmore Browne)和赫胥.帕克(Herschel Parker)卻很懷疑,因為庫克來回僅花了短短的12天。1910年,布朗尼自己組了一個登山隊照著庫克的地圖和照片登山,發現他所稱的山頂離山頂還有36公里,海拔只有1600公尺,而庫克所稱的山頂,至今也被命名為假山頂(Fake Peak)。
1. 採礦者探險隊(Sourdough Expedition)
這件事起因於1909年在費爾班克斯一間酒吧的打賭,當時庫克已經出書宣稱他爬上迪納利山頂,但幾乎所有阿拉斯加人都不相信,認為一個紐約來的醫生怎麼可能會有能力登上北美最高峰,酒店老闆打賭500美金庫克說謊,並認為沒有人可以登山迪納利山,50歲的礦工湯姆.洛伊德(Tom Lloyd)說他可以做到這件事,但酒店老闆說他太老不可能,洛伊德說他或許太老沒錯,但他可以組織一個登山隊登頂。
這件事後來上了新聞,洛伊德騎虎難下,所以他找了礦工同事比利.泰勒(Billy Taylor)、查理.麥克戈內戈(Charley McGonagall)和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組了四人登山隊一起登頂,他們從瑪卓冰河(Muldrow Glacier)開始上攀,他們最厲害的是沒有繩子和登山裝備,只有手做的釘鞋和一頭有鉤子的登山杖,在1910年4月3號,泰勒和安德森登上北峰, 麥克戈內戈認為他沒必要登頂所以在最後一個基地營等他的同事,而召集人洛伊德可能因為高山症留在一開始的基地營,但他當時無法面對失敗,對外宣稱他也有登頂,不過最後他承認自己騙人。
1913年哈德森.史塔克登山隊證實了他們在北峰山頂看到這群採礦者的旗桿,但因為南峰才是最高峰,所以沒有被歷史認證為登頂第一隊。不過他們的目標本來就是在迪納利山上插旗,讓費爾班克斯的人可以用望遠鏡看到,最高點的南峰在費爾班克斯也被擋住看不到,所以他們算是成功達成了目標。
讓現代登山家最佩服的是這群礦工並沒有學過任何登山技巧,也沒有專業的登山裝備,登頂時只帶了甜甜圈和熱巧克力,禦寒衣物也很簡陋,還走了那個時代最難的路線登頂,他們登頂後的40年內,沒有人跟他們走一樣的路線登頂,這就可以看出當時的阿拉斯加人有多猛!
坐著的是湯姆.洛伊德,後排左起為查理.麥克戈內戈、彼得.安德森和比利.泰勒
2. 帕克和布朗尼登山隊(Parker-Browne Party)
1912年,登山家赫胥.帕克和貝爾摩爾.布朗尼嘗試他們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攀登,但在距離峰頂只剩高度60公尺,走路距離182公尺的地方因為暴風雪而撤退,他們休息一天後再度嘗試登頂,但另一個暴風雪又襲來,加上他們所帶的高熱量肉餅在高山上變得無法消化,又冷又缺乏補充能量的食物下,只好回到基地營休養,六天後(7月6日),就發生芮氏規模7.2的地震,整座山發生大規模雪崩,山也被飄揚的雪遮蓋,之後幾天餘震不斷,他們只好放棄登頂。事後,瓦許本認為如果他們帶的肉餅能消化的話,他們就會在山上等暴風雪結束,也會遇到大地震而死於山上,他認為是肉餅救了他們。
1912年,登山家赫胥.帕克和貝爾摩爾.布朗尼嘗試他們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攀登,但在距離峰頂只剩高度60公尺,走路距離182公尺的地方因為暴風雪而撤退,他們休息一天後再度嘗試登頂,但另一個暴風雪又襲來,加上他們所帶的高熱量肉餅在高山上變得無法消化,又冷又缺乏補充能量的食物下,只好回到基地營休養,六天後(7月6日),就發生芮氏規模7.2的地震,整座山發生大規模雪崩,山也被飄揚的雪遮蓋,之後幾天餘震不斷,他們只好放棄登頂。事後,瓦許本認為如果他們帶的肉餅能消化的話,他們就會在山上等暴風雪結束,也會遇到大地震而死於山上,他認為是肉餅救了他們。
3. 卡斯坦斯和史塔客登山隊
他們的故事在迪納利國家公園歷史篇已經說過,是登頂第一隊,可循連結去看。
4. 沙耶(Thayer Party)登山隊
南端的山脊路線是在1954年第一次由公園管理員艾爾頓.沙耶(Elton Thayer)和三個朋友一起攀登,他們穿的是軍隊剩餘服裝,帶著手縫帳篷登山,從海拔128公尺的蘇西納河(Susitna River)攀登,經過南端的山脊到達迪那利南峰,接著走瑪卓路線(Muldrow Route)下攀到驚奇湖。在他們下攀的過程中,在卡斯坦斯山脊不慎摔落,導致領隊艾爾頓.沙耶死亡,隊員喬治.阿格斯(George Argus)受傷。
5. 麥克連和威爾森(McLean-Wilson)登山隊
1954年,由唐納.麥克連和查爾斯"巴奇".威爾森帶領的5人登山隊,他們先藉由飛機的幫助到距離迪納利山160公里外的結冰湖面上紮營,在開始攀登迪納利山的西北山脊,這座山脊像刀刃一樣薄,兩邊都是300多公尺的深谷,因此他們必須用上每一分登山技巧和力氣才登上迪納利山北峰,他們的成功也為技術攀登開起新的篇章。
6. 瓦許本登山隊
布瑞福特.瓦許本(Bradford Washburn)在1936年搭飛機調查迪納利山時,發現了西邊山脊路線,之後他循著這條路線登上迪納利南峰,這條路線至今都是最安全也是最熱門的登頂路線,登山客會從小鎮塔凱特納(Talkeetna)飛到約2200公尺的卡希特納冰河(Kahiltna Glacier),再爬24公里到峰頂。1947年他和妻子芭芭拉.瓦許本(Barbara Washburn)一起登頂,芭芭拉也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頂的女性。1960年,他畫了迪納利山脈詳細的地圖,至今登山客也還在使用。1988年,國家地理學會頒給他們一百周年紀念獎,以表揚他們一生傑出的探險和製圖貢獻。
等到了12點,我們想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朋友想從遊客中心走20英哩回到營地,走不動時就攔2:35或6:20的公車(下午只剩這兩班),我則是在遊客中心外,走走凍原環狀步道(Tundra Loop Trail), 因為聽完管理員的極地地松鼠介紹,本來對它沒興趣的我也充滿了興趣,運氣很好的看到了3隻。
凍原環狀步道看艾爾森遊客中心
凍原環狀步道看艾爾森遊客中心
極地地松鼠
在艾爾森遊客中心附近拍完照本來也想走回營地,但身體實在有點累就直接搭2:35的公車回營地,開車沒多久司機就通知有隻狐狸朝著我們跑來,我趕緊抓了相機跑到司機旁邊的位置拍它,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到狐狸!再開一段,就看到我朋友也攔下這台公車,他想說錯過了這班就要再等4小時,而且在雨中沒甚麼東西好拍也會消耗很多體力,就決定不走直接回營地休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